English

学界期待跨行业批评

1998-07-30 来源:光明日报 韩小蕙 我有话说

一批文学家和建筑学家联袂呼吁跨行业批评,这甚至成为日前在北京召开的《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》一书的主题发言。

《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》是由作家刘心武撰文、曹扬等摄影、韦然设计的一本图文并茂的大型画册,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近出版。该书以一位作家的眼光,评价和赏析了近年来国内出现的一批新建筑,主要以北京长安街上的北京饭店、贵宾楼、长安俱乐部等35座建筑为主;还收有他对城市建筑、环境艺术、环境与人类生存状态等的美学思考。这些文章最见光彩的地方,就是独具慧眼,言之有物,敢于大胆褒贬,不遮遮掩掩。这一点,尤其得到了与会者的激赏。

建筑学家们说,过去的建筑评论只是一言堂,按照长官意志办事,结果是满街的大屋顶,千楼一面,单调乏味,搞得死气沉沉,老百姓很有意见;近年来情况有了一些改变,但真正的建筑批评也没有建立起来,因为建筑界内部也不能多展开自我批评,批评谁谁也不高兴,这就又造成了新的平庸局面。现在,有建筑界外面的人来做这件事,他也不知道某某建筑是谁设计的,和建筑师们也没有私人关系,所以,他就容易做到好就说好,不好就说不好,客观公正,又代表民意,这对我们建筑界大有好处,可以提醒我们建筑师做得更好。希望这种评论文章更多一些,它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,可以提高人民对建筑、对环境、对生存空间的更多的关注与参与。

与会的文学批评家们说,作家应该对我们生存的建筑空间多一些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,刘心武带了个好头,相信建筑界和普通百姓都会有所受益。由此反观文学批评问题,道理也一样,这些年来,在文学批评圈内,也一样存在着自身批评严重失误的问题,圈内的批评家碍于情面,只说拜年的话,多么糟糕的作品也能夸成一朵花,以至于屡屡给读者造成上当受骗的感觉,致使他们不再相信批评界;从作家方面来说,也容易造成错觉,真以为自己写了多么伟大的作品。虽然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批评界的反思,但这弊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克服的,也需要圈子外面的冲击。

看来,跨行业的批评不仅需要,而且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;不仅可以在建筑界和文学界互相开展,而且应该在整个学界开展起来,把大文化环境建设得更合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